9/6

9:00 自由車

大太陽的市府廣場,是聽奧比賽的第一個比賽項目自行車,

鄭淮此次聽奧經常躍上螢幕,也是代言人之一。

記得四年前在墨爾本,他一直說,以學習心情來觀摩,目標放在四年後,

果然,這次看他神情,總是有一股無聲的力量。

 

所謂的200爭先賽,我一直到後來才看懂,

市府路一小段被圍起來,要在裡面繞兩圈,

第一圈是暖身,所以每個選手都慢慢騎,讓我一度認為… 自行車比賽好像一點也不難,

其實,到了最後一個彎,就要開始衝刺,計算那最後兩百公尺的速度。

結果我國三位選手的成績… 還是和國外有一段差距啦。

 

聽奧日記 0906 聽障藝文 首面金牌

 

10:00 千手觀音訪問

這次是第二次採訪千手觀音了,開幕典禮上出神入化的表演震撼全場,

連耘妹看了電視轉播,還特別打電話來說: 媽麻,觀音的表演好厲害哦。

團長邰麗華台上台下都有觀音的端莊詳和,對受訪問題侃侃而談,活像一本殘疾人藝術團手冊。

看得出經過幾年歷練,不脫聽障人士奮鬥的這些考古題,她都能回答的恰如其分。

 

聽奧日記 0906 聽障藝文 首面金牌

 

這幾年原來團長已經開始培養小觀音”準備接班呢

從跟大小觀音的訪談內容和神情上,我很明確感受到了藝術帶給聽障朋友的蛻變與自信。

 

聽奧日記 0906 聽障藝文 首面金牌

 

這次訪問是透過聽聽看盟友之一~科林聽力中心居間聯繫的,就在一切順利準備進行前,

忽然出現了一位女士,對著我們激動的表達採訪該團,為何她沒有被知會的不滿

她非常明確的表達了不滿,可是自始至終,我們還是不知道她是誰?身分為何?

採訪聽奧不過第二天,我們已經看了無數人的臉色了! 就當是做節目該承受的吧!

 

13:00 葛蘭妮訪問

這場國際知名鼓手葛蘭妮的訪問,也一直進行的戰戰兢兢,

有公關公司居間把關,我們工作時間被壓縮的以分以秒來計算。

葛蘭妮是輕度聽障,完全能以流利的英語和周遭對談,這也是她能成為聽障音樂家的原因。

雖然頻頻強調不會手語,不過她對咱主持小步,表現出了大姊姊的親切,

葛蘭妮回答問題非常嚴謹誠懇,這也讓我相信,她在音樂界的成功絕對不是偶然。

聽奧日記 0906 聽障藝文 首面金牌

 

只是這場訪問整體給大家的感覺,實在太壓迫…

舉個例子好了,當最後主持人和來賓拍了一張劇照,要拍第二張時 (通常有一張uv)

旁邊立刻有人傳來一句: 這是最後一張好不好

 

14:00 跆拳道陳怡君

      趕過來國北師體育館,在滿場觀眾激勵下見證了本屆聽奧中華台北的第一面金牌,現場的感覺真的會讓人情不自禁的動容

 

    頒獎、訪問、合影媒體擠成一團,遠遠見到郝市長站在怡君身邊受訪,本能的我問了工作人員一句有翻譯嗎?” ”沒有ㄟ,根本擠不進去。

 

聽奧日記 0906 聽障藝文 首面金牌

 

    心疼聽障者在一群吱喳中只能被動的微笑沉默,我不加思索鑽進了一道攝影機圍牆,要幫素未謀面的怡君翻譯市長對她拿下金牌的心情。

 

    此時有媒體問了:這裡有沒有人可以翻譯啊?

    我再度本能的回答:「我幫她翻。」

    瞬間,好幾家媒體轉來跟我說:請你站過去她旁邊,我們一起拍。

 

    我回應:「你們收我聲音就可以,攝影機照怡君。」

    大部分媒體都不同意,還有人推我往前,也有人說拜託啦快一點”…

 

    可是我仍堅持:

1.這是怡君的獎,怡君的手語很好, 可以獨立發言 

2,手語翻譯的角色在於傳達和溝通, 如果沒有必要,不需要出現鏡頭前 

3,我不是大會手語翻譯, 公開曝光恐有角色爭議

     有記者發問了,週遭轟隆隆的嘰喳,擋不住我和怡君手指的無聲傳達…

怡君很自然的以手語談此刻心情,我接著開口翻譯她的手語…終於… 瞬間安靜了

 

聽奧日記 0906 聽障藝文 首面金牌

 

第二天,熟悉我的朋友還是認出了聲音,包括我婆婆,這真是一次無心插柳的翻譯。

其實大會有幾位翻譯在,可能因為分工的灰色地帶,加上第一面鍍金的混亂,讓現場協調不及。

不過我相信,經過這一次聽人”出聲不出面”的口譯體驗,

可以讓媒體對於聽障者和手語翻譯的影音處理,在拍攝時更有概念。

 

晚上看到電視畫面,怡君大大的比劃著手語,我的聲音也超用力在翻譯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