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擇
當知道節目決定要以「登玉山」來作元旦特別節目,就在心裡先問自己,要不要去登玉山?當下的反應是「不想」,因為擔心孩子找不到媽咪;擔心弱雞上班族爬不上山頂;擔心裝備不足;擔心山上生活條件不佳… 不過再多的擔心,卻在老公的一句「去啦,很難得!」而有了重新的思考,甚至是媽媽、妹妹、好友在聽說我要爬玉山之後,不但不阻攔,反而表現得都比我還興奮和支持,我彷彿戴上了一頂”愛台灣”的光環,同時也希望能在節目指標性的一刻不缺席。「去就去吧!」成為心裡不變的堅持和決定。
行前
登玉山比出國玩還受到大家的關注,同事和家人紛紛提供裝備,而且都是號稱最保暖最防水的,當時還沒什麼概念,想說冷就冷嘛,大不了零度左右,需要這麼講究嗎?對於大家的好意只是被動的接受。
隨著時間的接近,漸漸感受到行前準備的氣氛,為了不虧待自己的一雙腳ㄚ,買了一雙合腳的登山鞋,保暖衣褲當然不能缺,巧克力餅乾泡麵也很需要,其餘的裝備—登山杖、頭燈、背包、睡袋…也都在傳惠的張羅下一應俱全。甚至連預防高山症的藥,我們也從三天前開始服用,萬事具備,只剩下一項最重要的準備功夫還沒做,而且也無法做到,那就是—體能訓練,我們能做的,就是登山前的一星期,每天穿著登山鞋在辦公室裡走來走去…。
出發南下(12/2)
哥仔妹仔恰好這時染上腸病毒,一早起來直嚷著嘴巴痛痛,送他們到保母家不捨地與他們擁抱告別,鼓勵安慰加上叮嚀,這才背上沉重的大背包,與公視夥伴搭上廿人座小巴出發。
第一天的行程是最輕鬆的,主要是南下車程,陳桑一口氣就開到了嘉義市,同時為了儲存爬山需要的能量,中午和晚上大家特地都飽餐一頓。回想起來,這一天的飽餐,雖然精神上和味覺上善待了自己,不過卻讓我隔天的登山,增加了許多需要”方便”的機會,反而不太方便…。
晚上在阿里山的飯店落腳,正把裝備從車上卸下,攝影杜杜和燈光俊鴻發現不知哪兒流出了一灘水?原來山上氣壓降低,蓄電池電解液外流,硫酸水溶液竟然腐蝕了兩個睡袋和一個背袋。為了不讓夥伴們得在排雲山莊”共袋而眠”,四點半緊急致電台北的助理,請她火速送睡袋到啟聰協會,讓傍晚六點出發的登山隊伍幫我們帶上來。
山上溫度在十度以下,飯店房間有的只是最基本的設備,蓋上棉被卻無法禦寒,只好穿上保暖衣和襪子,並提早拆開秘密武器”暖暖包”,耳朵戴上MP3耳機,很快的沉沉睡去。
蓄勢待發(12/3)
早上四點半morning call,五點全體整裝出發,六點與啟聰協會隊伍在上東埔停車場會合。
這天的天氣清朗,日出金色曙光輝映著山巒間的雲海,將近零度低溫下,啟協聾友們拿出鍋碗瓢盆和一袋袋青菜雜糧,開始起火作早餐,攝影機也跟著動作,拍下本次任務的第一個開場鏡頭。眼光不捨稍縱即變的山色景緻,拿起相機卡擦卡擦…熱熱的薑母茶喝下肚,還有一份營養三明治,應該夠應付上午爬山的熱量了吧。
驅車進入塔塔加,由於事先申請了通行證,省走一段2.4公里的柏油山路,此時心裡還是不免存疑,玉山到底有多難爬?我能不能走到排雲?至於攻頂,壓根兒還不敢去想。
抵達登山入山口了,眾人紛紛進入流動廁所把握登山前最後”解放”的機會,並趁著神清氣爽在登山口石碑留下倩影。最後一次檢查裝備,部分物品已經有山青幫忙分擔,我們的背包嚴格說來都不算太重,一行人浩浩蕩蕩跟著謝永潭大老做起暖身操,似乎在向即將而來的挑戰宣示:我們準備好了,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