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唸一上, 接近期末的時候, 媽麻和老師討論, 想要作一份班刊

熟悉媽麻的人一定不意外媽麻會這樣”沒事找事作”

可是了解媽麻的人也一定會知道, 媽麻想要做的事情, 一定有它用心良苦的意義在

 

記得當時班上有些小狀況, 媽麻想起, 平日老師和家長共同經營的班網, 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溝通媒介

透過網路, 我們看見孩子們平常在校園的生活是這麼多采多姿

孩子的小腦袋天馬行空, 作品純真可愛, 老師諄諄教誨, 家長教養的酸甜苦辣… 這些都很值得分享

但是, 網路畢竟不如電視普遍, 應該有許多家長沒法子看到這些精采

再者, 媽麻認為, 班上如果有多一些正面的能量, 有彼此共同的目標去努力, 這樣的氣氛一定很愉快!

 

在老師同意, 和三位家長代表協助之下, 結業式當天, 班刊發到每位小朋友手上

同時也發至教務處, 家長會和校長室…  隨即, 寒假開始…

親子班訊   親子班訊

  親子班訊

 

下學期的家長日, 老師在教室笑咪咪的提: 上學期謝謝昕耘媽麻幫忙作了一份很精采的班刊!

(媽麻微笑點頭) 媽麻, 我們應該還會有下一期吧? (馬麻微愣一下, 又笑咪咪的點點頭… )

於是乎…期中過後,  第二期班刊又開始構思了

我給了自己幾個原則和方向

1.以刊登全班小朋友的作品為主, 提供相互觀摩的機會, 也讓每個孩子都有成就感!

2.家長交流的內容儘量多元化, 能作為家長教養觀念上, 相同或相異的參考!

3.班級學習過程的呈現, 透過相片畫面去感受孩子校園生活的樂趣!

 

  • 第二期班刊封面

親子班訊

  • 榮譽榜 / 要升二年級囉(心得) / 健康操比賽 / 抱蛋懷孕體驗
    親子班訊

 

  • 作品欣賞 (童詩 / 春季踏青 / 寫給主角的明信片 / 我的房間短文) /  生活課(小話筒)
    親子班訊

 

  • 小日記(濂僑叔叔說故事)  / 童詩 (七歲的我) / 畫畫作品
    親子班訊

 

  • 短文.圖畫 (我媽媽)  / 童言童語
    親子班訊

 

  • 家長交流站 1 (同理心/手足影響/孩子成長)
    親子班訊

 

  • 家長交流站2 (教養撇步 / 芬蘭教育)
    親子班訊

 

  • 家長:小學生應具備的能力 / 老師:”疼出優秀”
    親子班訊

 

有了時間的籌備, 老師大力協助邀稿, 再從班網下載文章相片, 這一期班刊整體而言更是豐富完整

最精采的應該是孩子作品的多元性, 從不同文體和主題的文章, 具體看見了小一孩子語文的可塑性

家長的經驗來自不同職業背景, 無論角色是老師或媽媽, 不同的教養態度提供了我們省思的機會

老師對班上語文教學的付出, 和不同於家長角度的教育切入點, 對促進親師間了解該有一定幫助

 

當班刊小書交到老師手上時, 我看見老師迫不及待的翻閱… 眼神盡是驚喜…

畢竟裡面的成果, 是她每天帶著班上孩子, 一學期豐富學習成果的呈現!

 

媽麻沒受過什麼編輯訓練, 如果勉強說相關的經歷, 只是工作上運用的文書排版,

加上昔日翻譯電腦班時, 廣泛學會的WORD操作技巧, 再者… 就是觀摩別人作品腦子累積的印象吧

有機會一次次閱讀家長的心情, 老師的觀點, 小朋友的創作…

雖然沒有真人真事面對面, 卻體會到一份和大家”交心”的幸福 親子班訊

這些有形無形的收穫,  都是媽麻下一次未知的資源, 也存進了媽麻的人生存摺當中!!

 

0